物联网技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物联网技术 >
国产化IT硬件的场景如何打造
发布日期:2020-02-21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IT硬件卖场:

     

90年代的开始暂露头角

2000后开始爆发

2010年后开始走下坡路

      

有货不愁卖——到有货更愁卖的状态。随着电商的盛起,消费者也经历了购买IT硬件产品只能从实体商家,到电商与实体店相结合的购买方式。IT实体卖场发展的二十多年,也是中国经济极速发展的二十多年,创新与守旧,衰落与崛起,失去信心与饱含希望,IT卖场实体店的发展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

 

很多实体店面老板说IT硬件不好做了,中国经济不景气,电商冲击,卖场不景气等等,可一方面中国的信息化在不断普级,不论是家庭消费者,中小企业,大型项目,需求在不断的增加。

 
IDC《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IT安全硬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IT安全硬件市场厂商整体收入为8.79亿美元(约合61.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6.6%。前三季度(1-9月)IT安全硬件市场整体收入为19.8亿美元(约合138.9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2.5%。
 
国产硬件软肋是如何形成的?
 
 
云计算,是继大小型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次IT技术革命都是围绕着“去中心化”展开。
 
从大小机时代的集成电路、到PC时代的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因特网和虚拟化技术、到如今到第四代虚拟化和分布式技术,其实解决的根本难题是如何更有效的降低获取并计算单个用户行为的成本。单位成本降低和数量绝对值的增长,是实现用户流量价值的根本管理模式。
 
 
在云计算出现之前,传统企业需要自行搭建IT系统,不仅要购买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同时,需要购买一些付费软件,再找专门的IT人员维护,成本极高。
 
 
 
如何把虚拟化分布技术如何从IT界扩展到实体全行业,实现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流水线共享和共用性,通过对实体企业生产原材料进行数据化管理后收集,在物流环节中实现对产品的基本组装后再升级,产成品的专利鉴定和生产信息安全专利鉴定管理。
 
 
解决这些方案的最优解毫无疑问就是减少人对实体生产环节的参与,通过ABC搭建下游所需要场景高精度的智能化场景服务,从而实现对精确化场景数据的收集。
 
 
针对ABC的下游反制策略,常规的操作就是通过将自己的硬件作为打包成为集成商一部分进行协同销售给最终下游的ABC,这也导致了硬件设备企业常规采取模式为极低的行业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在集成商处结算收入导致ABC采购硬件设备多从集成商处购置,而单一硬件知名度并不高的根本原因。
 
前者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扩张能力,后者则使其有重度的客户依赖,这也是国产硬件品牌始终无法打响的根本原因。
 
国产化硬件的场景如何打造?
 
 
随着近两年中美贸易争端,让不少国产硬件企业似乎看到了希望,尤其是一些定制化国产服务器开始瞄准通过技术硬件实力转向资本市场,上市再造的机会。
 
这固然有其道理,但是仍然需要解决两大难题。
 
其一,国产化硬件如服务器虽然有硬件方面多年的开发和研发实力,但是这些型号的服务器的核心原材料在当前阶段虽然可以迅速开发实现,但是国产化核心元器件仍然处于市场试用阶段,核心元器件的售价高昂直接会导致下游服务器和交换器成本价格居高不下。
 
如何找到最终的下游客户就成为最大的难点,这也是十几年国产IT硬件始终无法立足的根本。
 
 
 
其二,明年后年是大规模的国产化核心硬件元器件市场检验元年,元器件的高速迭代就直接要求下游IT服务器和交换器等大型集中计算处理器,这也就注定大规模服务器生产企业面临迅速扩产后资金、技术、研发等团队扩建等难题。
 
常规的思维是通过地方政府控股,产业基金进行一对一控股型帮扶政策,实现政府主导批量生产,而产业基金提供企业资金扩建帮助。
 
 
 
答案是硬件厂商应该从原本集成商销售思维向软硬一体化做转变,寻找模式化的情景进行定制化的硬件数据处理产品。
 
伴随全球各行各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IT系统和IT技术在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级用户的可攻击面进一步扩大。企业内外部的IT系统和平台变得更加“易攻难守”。IDC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数字信任时代来临。数字信任可以在多个主体的决策中反应其对彼此的信任程度。IDC数字信任框架主要解决风险和信誉两个问题。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企业级用户需要解决内部IT风险以及共享IT资源的风险,这两个层级都要求企业积极构建主动安全防御体系。在中国,安全硬件作为企业级用户所青睐的产品部署形式成为了其构建主动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隔壁科技